(1)秦汉律令:国家大典+皇帝诏令
(2)晋唐律令:律刑事法(晋“律以正罪名”;唐“律以正刑定罪”);令行政法(晋“令以存事制”;唐“令以设范立制”)
法律解释;公室告vs.非公室告
公室告是指贼杀伤、盗他人,非公室告是指子盗父母、父母擅杀刑髡其子及奴妾,除此之外的情形,既不是公室告和非公室告
法律答问、公室告和非公室告只有秦朝有
提到“判例”:秦代廷行事;汉代决事比;宋代断例;元代《大元通制》;明代《明大诰》
诬告死罪,反坐死罪,诬告非死罪,反坐不一定——唐代故意出入人罪,反坐司法官——明代诬告加等反坐
废+谇(批评教育)+免+收+迁
“废水免收钱”
黥改为髡钳城旦舂;劓改为笞300,景帝改为笞200,又改为笞100;斩左趾改为笞500,景帝改为笞300,又改为笞200;斩右趾改为弃市
“鼻子321,左腿532”
(1)亲亲得相首匿: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;幼匿长免刑罚,长匿幼死罪上请免刑罚;谋反、大逆不适用
汉代首匿范围父子、爷孙、夫妻——唐代相隐范围同居共财
(2)上请(又称有罪先请)
官员上请到皇帝,百姓上请到廷尉
(3)矜老恤幼(老人、孩童、妇女、残疾人)
西周三赦之法——汉代矜老恤幼——唐代老幼犯罪减免刑罚
(4)春秋决狱:也称引经决狱,是以公羊《春秋》审判案件,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“罢黜百家独尊儒木”的必然产物;核心是论心定罪+本其事原其志;影响是促进法律儒家化,但容易造成司法专断与腐败
(5)秋冬行刑:除谋反、大逆等决不待时外,一般死刑霜降后、冬至前执行
(6)录囚:皇帝录囚+刺史录囚+郡守录囚
司隶校尉+尚书令+御史中丞(“上中校”)
自诉称告(告诉);公诉称劾(举劾);严禁越诉;诬告反坐;见知而故不举劾各与同罪,失不举劾各以赎论
秦代知奸不举,汉代见知故纵
(1)禁榷:汉武帝时盐+铁+酒国家专营,酒类专卖称榷酤,中央设太官,地方设榷酤官;汉昭帝时改为课税;王莽时恢复专卖
(2)唐代禁榷制度:盐:唐肃宗实行盐的专卖,实行民制、官收、商运、商销;设置十三巡院厉行缉私;设常平盐控制盐价;茶:唐德宗征茶税;酒:安史之乱开始实行榷酤制度,违者没其家产,往往实行连坐
(3)禁榷制度:盐+茶十矾等实行官府垄断经营
汉代盐铁酒——唐代盐茶酒——清代盐茶矾
口诀“秦汉无,南北出,唐分一三五”
周礼五服包括斩衰+齐衰+大功十小功十缌麻——《晋律》确立准五服以制罪——《元典章》《大明律》将服制图列于律首——《大清新刑律》附录《暂行章程》,卑幼伤害尊长加重,尊长伤害卑幼减轻——《中华民国刑法》继续卑幼伤害尊长加重,尊长伤害卑幼减轻
北魏存留养亲/留养承嗣——明清秋审/朝审制度,是一种处理结果——《大清新刑律》引发的礼法之争,探讨了存留养亲
死+流+徒+鞭+杖,初步形成以劳役刑为中心的五刑体系
北魏、北周和北齐,都是鞭杖徒流死
(1)《北齐律》: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,法令明审,科条简要,12篇500条,首创《名例律》,确立重罪十条(反逆、大逆、叛、降、恶逆、不道、不敬、不孝、不义、内乱)确立死、流、徒、鞭、杖五刑
总则五步法:《法经》“具法”——《九章律》“具律”——《曹魏律》“刑名”——《晋律》“刑名”+“法例”——《北齐律》“名例律”
(2)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寺
(3)北齐废除宫刑
120名例大理宫
难得粮食
又难走又沉
研趣法硕考研联系方式/招生电话:19315298705
研趣考研官方视频号
研趣在线智能学习系统
研趣考研官方公众号
电话 :19315298705
地址 :合肥市庐阳区中辰创富工坊A座一层、二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