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,咨询考研课程疑问解答
领取考研备考资料,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
咨询考研问题,研趣法硕考研官方联系方式:19315298705(微信同号)
各位刚开始筹备考研的同学,常会困惑 “备考从何入手”“是否需要提前准备”,甚至对基础考研常识也一知半解。今天就带大家系统梳理考研基本常识与全流程,帮大家扫清备考盲区!这份超全干货建议收藏,方便后续反复查阅~
一、考研基础名词解释
1.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(按学习方式区分)
- 全日制:需全脱产在校学习 2-3 年,适合可专注投入学业、无其他固定事务的考生
- 非全日制:采用灵活时间安排(如周末、节假日授课),支持边从事职业 / 社会实践边学习,适配有工作或其他事务的考生
2. 学硕与专硕(按培养方向区分)
- 学术型硕士(学硕):考试难度较高,学制通常 3 年,部分院校提供直博机会,更适合有学术研究兴趣、计划深造的考生
- 专业型硕士(专硕):考试难度相对较低,学制 2-3 年,毕业要求侧重实践应用,若后续想读博需参加考博,适合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职业竞争力的考生
3. 定向与非定向(按就业绑定关系区分)
- 定向培养研究生:培养费用由国家承担,录取时需确定就业单位,考生需与招生单位、定向单位签订三方定向合同,毕业后按合同到指定单位工作(如华南师范大学、广州大学等院校每年招收的公费定向研究生)
- 非定向培养研究生:录取时不绑定工作单位,在校期间可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及生活待遇,毕业时需服从国家就业指导,在规定服务范围内双向选择就业
建议:已明确未来工作地域的考生,可关注对应区域的定向培养项目,竞争压力会更小
4. 本部培养与联合培养(按培养主体区分)
-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:由两所及以上单位(如高校与高校、高校与科研机构)共同培养,培养过程主要在合作单位完成,符合毕业条件者,由招生院校发放学历证书、学位证书及派遣证
- 本部培养硕士研究生:培养、考核及证书发放均由招生院校独立完成,无需依托外部合作单位
注意:两类培养方式均统一报名、统一划线,仅培养场景不同
5. 特殊政策:士兵计划、少骨干(专项招生通道)
-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:2016 年起由教育部设立,专项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,不占用院校普通统考名额,复试分数线低于普通统考
-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(简称 “少骨计划”):由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,旨在为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,考生毕业后需返回原籍省份服务满规定年限,复试分数线低于普通统考
符合以上身份的考生,可通过专项计划降低备考门槛
6. A 区(一区)和 B 区(二区)(按地域与分数线区分)
A 区与 B 区执行不同的国家复试分数线:
- A 区:院校数量多、报考人数集中、教育资源丰富,但竞争压力大,分数线更高
调剂规则:报考 A 区的考生,若未过 A 区线但过 B 区线,可调剂至 B 区院校;报考 B 区的考生仅能在 B 区院校间调剂。
二、考研 7 条关键分数线
- 国家线:复试基础门槛线,院校复试线不得低于国家线,未过线则考研失败,过线才具备复试 / 调剂资格
- 院校线:34 所自主划线院校(如清北复交)自行划定的分数线,通常高于国家线
- 学院线:各学院根据招生需求划定的分数线,部分院校会在院校线基础上细分,作为学院复试门槛
- 复试线:各专业按考生分数及招生计划划定的分数线,需达到线才能进入本专业复试
- 单科线:英语、政治、数学等科目单独划线,需同时满足总分线和所有单科线,才算符合资格
- 调剂线:未进一志愿复试的考生,申请其他院校调剂时需达到的分数线,过线可参加调剂复试
- 录取线:某专业最终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总分,可作为下一届备考的参考门槛
三、考研各科考试内容
考研需先确定目标院校及专业,每位考生仅能报考 1 所院校的 1 个专业,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。
1. 初试(总分 500 分,具体以院校简章为准)
- 英语:所有专业必考,分英语一(多为学硕考)、英语二(多为专硕考),满分均 100 分
- 政治:除管理类联考 7 专业(会计、图书情报、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、旅游管理、工程管理、审计硕士)外,其余专业均考,全国统考,满分 100 分
- 数学:统考科目分数学一、数学二、数学三、396 经济类联考(难度:数学一>数学二>数学三>396),满分 150 分,具体考哪类看专业要求
- 专业课:满分分 150 分(单科)或 300 分(两科合并),分全国统考和院校自主命题,需查阅目标院校简章确认。
2. 复试
由院校自主安排,通常在 3 月下旬(国家线公布后)启动,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(1-2 小时)、综合面试(约 20 分钟),部分院校加试英语口语 / 听力,具体以院校复试通知为准。
注:需同时通过初试和复试,才能获得拟录取资格
四、考研流程(全年重要时间节点)
- 1-2 月:初步筛选目标专业与院校,明确备考方向
- 3-4 月:各院校公布当年复试通知、复试名单及拟录取名单,登录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下载保存,作为备考参考
- 7-8 月:各院校发布当年考试大纲,重点关注目标专业大纲变化
- 9 月:研招网开放预报名(主要面向应届生,部分省份允许往届生参与,预报名成功无需再报正式名)
- 10 月:考研正式报名(所有考生需完成,逾期无法补报)
- 11 月:网上确认报名信息(需准备证件照、身份证、手持身份证照片,应届生带学生证,往届生带毕业证 / 学位证),确认完成才算报名成功
- 12 月:下载打印准考证(初试前 10 天左右,多打几份备用),参加初试
- 次年 2 月下旬:公布初试成绩
- 次年 3 月中旬:国家线、自主划线院校分数线公布
- 次年 3-4 月:各院校公布复试线及复试通知,组织复试
- 次年 4 月:一志愿拟录取结果公示,启动调剂(未被一志愿录取可参与)
- 次年 6-7 月:本科毕业,接收研究生录取通知书
- 次年 9 月:凭录取通知书报到,正式入学
报名关键提醒
- 预报名:9 月底开启,作用是分流正式报名压力,信息无误则无需重复报
- 正式报名:10 月中下旬开启,所有考生需完成,信息需仔细核对
- 信息确认:按报考点要求准备材料,逾期未确认则报名无效
- 准考证打印:保存电子版 + 多份纸质版,考场远需尽早订住宿
- 初试时间(参考 2025 考研,具体以当年通知为准)
- 第一天上午 8:30-11:30:思想政治理论 / 管理类综合能力
- 第二天上午 8:30-11:30:专业课一 / 数学
- 第二天下午 14:00-17:00:专业课二(个别专业需考第三天)
扫一扫,咨询考研课程疑问解答
领取考研备考资料,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
咨询考研问题,研趣法硕考研官方联系方式:19315298705(微信同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