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考研问题,研趣法硕考研官方联系方式:19315298705(微信同号)
24年 3 月,我带着二战的焦虑报了考研集训营 —— 当时在家复习时,数学错题越积越多、英语阅读总卡壳,连政治考点都记不住,完全找不到方向。本以为只是找个 “学习监督”,没想到研趣的课程直接帮我打通了备考 “任督二脉”,6 个月后成功上岸目标院校的教育学专业。下面就从我的真实体验出发,说说研趣课程到底给我带来了哪些改变:一、研趣阶梯式课程体系:帮我从“知识点混乱” 到 “框架清晰”,告别盲目刷题之前自学时,我总犯“捡芝麻丢西瓜” 的错:比如数学盯着高数难题死磕,却连线性代数的基础公式都记混;英语背了很多单词,做阅读时还是读不懂长难句。但研趣的课程是按 “基础→强化→冲刺” 分阶段设计的,每一步都踩在我的薄弱点上:·基础阶段(3-5 月):老师会把每个科目拆解成 “最小知识点”,比如数学先讲 “极限的定义推导”,再练基础例题;英语从 “长难句拆分技巧” 开始,每天带练 3 个句子,我终于搞懂了之前一直混淆的 “定语从句省略” 问题。这阶段结束后,我手里的 “知识框架笔记” 比之前自学 3 个月的还清晰,做题时不会再因为 “知识点没吃透” 而卡壳。·强化阶段(6-8 月):研趣老师会结合真题讲 “题型规律”,比如政治马原部分,老师总结出 “唯物论常考选择题陷阱”“辩证法材料题答题模板”,我之前记不住的 “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”,用老师给的 “例子记忆法”(比如 “水果和苹果的关系”)一下子就懂了。这阶段我的数学真题正确率从 40% 提到了 70%,英语阅读错题从每篇 4 个降到 1-2 个。·冲刺阶段(9-11 月):课程直接对接 “模考 + 查漏补缺”,研趣每周组织一次全真模考,考完后老师会逐题讲解 “命题思路”,比如英语作文,老师会指出我 “模板化太严重” 的问题,帮我定制 “个性化开头结尾”,还带练 “教育类话题素材”—— 最后考研英语作文我估分有 22 分,比模考初期高了 8 分。二、研趣“双师 + 定制辅导”:精准解决我的 “个性化问题”,不浪费 1 分钟备考时间我最害怕的就是“有问题没人问”—— 之前自学时,一道数学错题能卡我一下午,查资料也找不到对症的解析。但研趣的主讲老师答疑模式,完全解决了这个痛点:·主讲老师负责不仅讲透考点还负责答疑:更具有针对性三、研趣配套资源+ 氛围引导:让我从 “容易懈怠” 到 “坚持到底”,保持备考节奏考研最难的不是知识点,而是“长期坚持”—— 之前在家复习时,我总忍不住刷手机,学 1 小时玩 2 小时。但在集训营里,研趣的课程配套和学习氛围,让我自然而然进入 “高效状态”:·配套资源省时间:研趣会给每个学生发“定制化资料包”,比如数学的 “错题分类手册”、英语的 “真题高频词表”、政治的 “时政热点总结”,我不用再花时间找资料、整理笔记,每天能多学 1.5 小时。而且资料里的 “考点标注” 特别精准,比如政治时政里的 “二十大报告重点”,老师直接标了 “可能考材料题的 3 个方向”,我复习时就有了重点。·学习氛围促坚持:集训营里的同学都在跟着研趣的课程节奏学习,每天早上8 点一起上早自习,我看到别人都在努力,自己也不好意思懈怠。有次我因为 “专业课背诵效率低” 很焦虑,研趣的班主任还会开导我,版找到适合我的背诵方法,用了这个方法后,每天能多背2 个章节的内容,焦虑感也少了很多。现在回头看,这6 个月的集训生活,研趣的课程不仅帮我补好了知识漏洞,更让我找到了备考的 “正确方法”—— 从之前的 “盲目刷题、焦虑内耗”,到后来的 “目标明确、节奏清晰”。如果没有研趣的阶梯式课程帮我搭框架,没有双师辅导帮我解决个性化问题,我可能还是那个在考研路上迷茫的二战生。所以如果你也在备考中找不到方向,不妨试试跟着研趣的课程节奏走,或许会和我一样,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。